職工貼心人
“十佳黨群干部”——東龐礦綜采二隊黨支部書記 盧須芬
“他既是員工的領導者,又是員工的貼心人。”這是東龐礦綜采二隊員工對盧須芬的評價,
東龐礦綜采二隊黨支部書記盧須芬,有著多年黨齡的他時刻謹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每月下井天數都在22天以上。現場遇到困難時,他總是靠前指揮。
他還犧牲自己的(de)休息時間為不熟悉業務的(de)員工(gong)進行(xing)單獨的(de)安全(quan)培訓。這就是東(dong)龐(pang)礦(kuang)綜采二隊黨(dang)支部書記盧(lu)須芬幾點日常(chang)工(gong)作掠影。
黨的好干部 職工的貼心人
作為一名基層黨支部書記,他長期堅持深入井下一線和工人打交道,對工人的喜怒哀樂,有著切身的體會和感受。隊里新分配的技校生小孫和小周,他們曾經讀過大學后改讀技校。小孫到工作面后,感到收入和工作環境與自己想象的差別很大,思想上有了走的想法。他知道后一次次地給小孫做工作,給他講年經人從業后首先應適應環境,從小事做起,充實自己,然后再做大事。還安排他倆在隊里,先從隊部內業做起,讓他們盡快適應煤礦要求,并從生活上關心他們,他們的思想有了根本轉變,決心留下來繼續為煤礦服務。工人劉某是一個脾氣比較倔強的人,在分工時,只要他認為不合理的,不管是隊長書記他都敢跟你頂下去。遇到這樣的職工,盧須芬不是以一罰了之或一扣了之來處理問題,而是順著他這股牛勁,抓住他的性格特點,和他溝通,講道理,擺事實,讓他自己心服口服,使他的這股牛勁轉化到工作當中去,充分發揮他能干肯干、肯吃苦的優點,這名同志后來很快得到群眾的認可,現在已成為綜采二隊較為出色的采煤機司機。
安(an)全技能(neng)培訓(xun)精(jing)益(yi)求精(jing)
要有高標準的施工質量,就要有高素質的員工隊伍;要有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就要有嚴格的安全技能培訓。在這一點上,盧須芬慎之又慎,不允許有一絲一毫的馬虎。
井下乳化液泵站司機喬鵬在上崗前已經接受了崗前培訓和師傅的傳授,但短時間的培訓和傳授對于專門維修井下乳化液泵站的司機來說,顯然是不夠的。盧須芬得知后,毫不猶豫地犧牲個人休息時間,給喬鵬單獨開了三個月“小灶”,從泵站的工作原理,到工作中常出現的問題,一一耐心講解。如今,喬鵬已經成長為區隊泵站司機中的“高手”。其實,該隊有很多員工都像喬鵬一樣享受過“吃小灶”的待遇。
區務管理“三學”、“三公開”
提高區隊管理水平是盧須芬一直掛心的事情,維護員工權益是盧須芬一直關心的事情,經過多年的摸索,他提出了“三學”、“三公開”,并在全隊推行。
“三學”即地面學理論、井下學技能、相互之間學管理。其中的“相互之間學管理”,就是生產班向檢修班學習管理。原來,該隊的檢修班負責著檢修、質量標準化、材料管理等全隊80%以上的工作。而生產班工作較單一,恰恰缺少這方面的意識,工作中出現問題時,總是找客觀理由為自己開脫。通過相互之間的學習,生產班增強了大局意識,出現問題后,主動從主觀上找原因、找差距,想方設法地迎頭趕上,全隊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就拿節能減排來說吧,現在,生產班都杜絕了浪費材料的現象,且正規循環率達到100%。
“三公開”即班組分配要公開、區隊檢查要公開、員工反映問題要公開。對于工資獎金分配、勞保用品發放、工作基金使用等,他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自覺接受員工監督,隊務公開滿意率達到了100%,使員工心里亮堂了,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身先士卒
勇于擔當
在一次夜班生產中,采煤機搖臂升降出現故障,當班人員更換了高低壓閥、調高泵、多路換向閥還是不管用,值班人員立即把情況報告給盧須芬,拂曉時分他就趕到了礦上下井,到了工作面后,機電檢修工匯報說這種情形,說只能更換調高油缸試試了。他鉆到采煤機后側說我再查查,他打開后蓋板,掏凈里面的浮煤,發現調高閥滑死了,液壓油不能正常供給,試著進行調整,搖臂升降恢復正常,更換完調高閥一共才用了20分鐘,工作面又重新聽到了采煤機轟鳴的聲音。
盧須芬憑借與時俱進的創新意識、敢打敢拼的敬業精神、科學求變的發展思維,他用實際行動展示了自己的人格魅力,為區隊發展凝聚了力量,現如今,身為綜采二隊黨支部書記的盧須芬,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必須時刻嚴格要求自己鉆研技術、勤學本領,才能適應現代化礦井的需求。
“認(ren)真干本職(zhi)工(gong)作,干好(hao)本職(zhi)工(gong)作”,盧須(xu)芬這樣說了(le),也這樣做(zuo)了(le),在他看來,“這是作為一名黨(dang)員(yuan)的職(zhi)責所(suo)在。”